橫空鐵索系山腰,儼似揚州廿四橋;履險如夷通利濟,征車那計浪中搖! 黃漢勛
關嶺花江鐵索橋位于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與貞豐縣交界處的北盤江上。它是古代黔滇交通的重要樞紐,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獨特的景觀魅力。
【歷史淵源】
明代起,政府曾多次在此架橋,但都因各種原因未能成功,橋不是被洪水沖垮,就是毀于賊寇之手。
清光緒年間,軍門蔣宗漢竭力籌款建橋,歷時6年,于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四月方始建成。此后,這座鐵索橋成為了連接兩岸的重要通道,為當?shù)氐慕?jīng)濟發(fā)展和人員往來提供了便利。
【橋梁構造】
花江鐵索橋扣掛在兩山之間,由14根粗大的鐵鏈串綴而成,每根鐵鏈由262個環(huán)鏈組成。這些鐵鏈堅固無比,承載著橋梁的重量。
橋全長71米,寬2.9米,距水面約70米。橋面由數(shù)百塊大枋鋪設而成,兩側的扶欄也用鐵鏈扣于兩岸,既保障了行人的安全,又與橋梁的整體結構相得益彰。
【周邊景觀】
自然景觀:鐵索橋所在的北盤江峽谷景色壯麗,兩岸高山直插云端,臨江斷岸千米,高低錯落,巖石裸露,紅白相間。橋下江水洶涌澎湃,河流湍急,與鐵索橋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幅雄奇險峻的山水畫卷。
人文景觀:橋的北岸新建有六角亭一座,為行人提供了休憩之所;橋南岸為筆立如削的灰白色峭壁,崖上古樹森森,崖腳古驛道的一長段石壁上有眾多摩崖石刻,這些摩崖石刻是古代先民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重要意義】
交通意義:在古代,花江鐵索橋是進入黔西南、桂西北、滇東南的要津,對促進西南地區(qū)的經(jīng)濟交流和人員往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現(xiàn)代,它仍然是連接關嶺和貞豐兩地的重要通道之一。
歷史價值:作為中國大西南地區(qū)交通的一大特色,花江鐵索橋在中國古代的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古代橋梁建筑和交通發(fā)展的重要實物資料。
文化價值:鐵索橋見證了西南地區(qū)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它所蘊含的建筑技藝、人文精神等,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財富。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同時也為了滿足現(xiàn)代交通的需求,在花江鐵索橋上游300米處復建了一座新的索橋。新索橋采用現(xiàn)代工藝,承載采用鍍鋅鋼絲繩,原承載鐵鏈作為文物置于橋面兩側,既保留了歷史的印記,又適應了現(xiàn)代的發(fā)展。如今,花江鐵索橋已成為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賞和探尋它的歷史文化魅力。
描寫關嶺花江鐵索橋的詩句:
1. 清人黃漢勛:“橫空鐵索系山腰,儼似揚州廿四橋;履險如夷通利濟,征車那計浪中搖。”生動地描繪了鐵索橋橫跨在山腰之間的壯觀景象,將其與揚州的廿四橋相媲美,凸顯出花江鐵索橋的獨特魅力,并且強調(diào)了其雖驚險但利于通行的特點。
2. 清人陳士奇:“瘴水春猶早,炎方日未齊;敼俾范罚硳祗A樓啼。繩鎖金沙界,橋飛乳洞橋。當年無寶筏,腸斷夜郎西!贝嗽娭小袄K鎖金沙界”描繪出鐵索橋如繩索般鎖住了金沙界(此處應指當?shù)氐牡赜颍葘懗隽髓F索橋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又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與當時的地域環(huán)境和歷史背景相呼應。
3. 清人鄒一桂:“豈徒騎馬似乘船,鐵索橫橋欲上天。正是扶風搖不定,怒濤飛吼起龍眠!痹娋渲小拌F索橫橋欲上天”形象地表現(xiàn)出鐵索橋的高聳,仿佛要通向天空一般;“怒濤飛吼起龍眠”則描寫了橋下江水洶涌澎湃,好似蛟龍沉睡后被驚醒,襯托出鐵索橋所處環(huán)境的險惡,也從側面反映出鐵索橋的堅固與偉大。
4. 現(xiàn)代·上巖村夫:“索掛漏橋懸吊,橋下索江流絞。試踏鎖江橋,意蕩神搖心跳。應曉,應曉,宗漢為民捐造!边@首詞描述了鐵索橋懸掛在江上,橋下江水如繩索般絞動的景象,踏上橋時令人意蕩神搖、心跳加速,同時也提到了蔣宗漢捐建鐵索橋的事跡,為鐵索橋增添了一份人文色彩。
5. 佚名:“兩岸青山入畫屏,一橋飛架鎖江亭。北盤江水奔騰急,鐵索高懸照汗青!贝司渲小皟砂肚嗌饺氘嬈痢闭宫F(xiàn)出鐵索橋周邊景色的美麗,如同一幅畫卷;“一橋飛架鎖江亭”突出了鐵索橋的雄偉氣勢,仿佛鎖住了江亭;“北盤江水奔騰急”與鐵索橋的靜態(tài)形成鮮明對比,更顯其在湍急江水上的穩(wěn)固。